2025年350VIP浦京集团医学检验管理分会年会暨规范引领和创新驱动赋能检验技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穗成功举办

  • 分类:协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7-07 10:2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2025年350VIP浦京集团医学检验管理分会年会暨规范引领和创新驱动赋能检验技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穗成功举办

【概要描述】

  • 分类:协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7-07 10:24
  • 访问量:
详情

由350VIP浦京集团主办,350VIP浦京集团医学检验管理分会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广州地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和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免疫学组协办的 “2025年350VIP浦京集团医学检验管理分会年会暨规范引领和创新驱动赋能检验技术高质量发展大会” 于2025年6月28-30日在广州市召开。

为了提高医学实验室在检验领域的管理和诊疗水平,传播相关新理论、新技术,会议特别邀国内著名医科院校和医疗机构检验医学专家进行学术演讲和交流,内容丰富实用。此次参会专家共101位,现场参会代表272位,线上观看人数5000加。

 

开幕式、嘉宾致辞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段朝晖教授主持开幕式。首先对参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随后介绍参会嘉宾,涵盖行业领导、分会成员及医学专家等。接着汇报350VIP浦京集团医学检验管理分会在推动行业规范、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成果;最后介绍本次年会主题,将围绕学术研讨、技术分享等内容开展,旨在推动行业发展进步。

段朝晖教授主持开幕式

 

南部战区总医院石玉玲教授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向一线同仁致敬。石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广东省医学检验发展成果,分析智能化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快统一行业标准,强化管理与人才培养的应对措施,并展望了大湾区打造智能检验平台的美好未来。

石玉玲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世扬教授在致辞中提出,广东、江苏均为经济大省,医学检验经验丰富,借助本次大会平台促进了地区的交流学习。潘教授强调,检验专业要立足医疗行业,与临床合作开展课题,促进检验学科内部与临床的交叉。最后展望了广东省检验管理在新技术等方面会取得辉煌成果。

潘世扬教授致辞

 

350VIP浦京集团会长周灿权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本次大会的主题。他回顾了医学检验技术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完全依赖人力的手工操作,到如今智能化、高效率、高通量的全流程自动化,技术革新深刻重塑了检验科的面貌,也极大地提升了诊疗效率和精准度。在阐述检验医学的核心价值时,周会长特别强调了检验结果的精准可靠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生命线”和基石所在。他向全体检验工作者致敬,称赞他们是默默奉献、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其严谨求实的工作为挽救生命、保障健康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后盾。周会长随后介绍了350VIP浦京集团的发展近况:协会成立12载以来,蓬勃发展,已先后成立近70个专科管理分会。他欣喜地提到,协会凭借显著的行业贡献和规范运作,于今年成功获评广东省民政厅5A等级社会组织,这是对协会整体工作的权威认可。他特别对医学检验管理分会长期以来的积极努力以及对协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希望分会在主任委员段朝晖教授的带领下,按照协会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行业协会的内涵,进一步加强行业特色建设。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周会长对检验领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指出,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医学检验将继续朝着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化的方向蓬勃发展,为守护人民健康和促进医学进步做出更大贡献。致辞最后,周教授真诚预祝本次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协会会长周灿权教授致辞

 

主会场会场

细胞外膜囊泡研究方法和诊疗价值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介绍了团队在细菌囊泡(BEVs)研究中,通过多学科交叉(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中药学等)实现诊疗双突破:开发BEVs标志物用于肠屏障功能评估及骨质疏松靶向治疗,推动临床转化。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精彩授课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杨孜欢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基于细胞外囊泡的肝癌诊断模型的构建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李伯安教授分享了基于临床需求在肝癌相关诊断领域的工作,团队运用首创技术,包括液体活检探索、模型建立及外泌体研究等,构建的肝癌诊断模型在临床验证中表现卓越。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李伯安教授精彩授课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纪玲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临床检验样本转运及保存规范化专家共识》解读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小兵教授解读《临床检验样本转运及保存规范化专家共识》的核心,通过严格规范样本从采集后到检测前的全流程,特别是明确不同样本的运输时限和温度要求、使用专用转运设备、实现全程数字化监控以及制定应急措施,来保障样本质量与生物安全,最终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减少分析前误差、提升检测质量的标准化操作依据。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小兵教授精彩授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林裕龙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浅谈检验科平台型临床专科定位与能力建设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发全教授在分享中强调,检验科应定位为医院核心支撑平台,需通过精准诊断能力(依托先进设备与ISO15189标准化流程)、科研转化与技术创新(推动分子检测等特色项目及国家级课题转化),以及多维度人才培养与学科协作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从"辅助科室"向"驱动临床决策的核心专科"转型,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和质量管理持续提升平台效能。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发全教授精彩授课

 

南部战区总医院廖扬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质谱平台的临床应用探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段朝晖教授分享,质谱技术自2000年引入国内后,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已形成成熟品牌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核心类型包括LC-MS(小分子定量)、GC-MS(有机酸分析)和MALDI-TOF(病原体/多肽鉴定)。临床应用涵盖新生儿筛查、药物浓度监测、微生物鉴定及精准诊疗等,尤其解决小分子(激素、毒素等)因低浓度、结构相似导致的检测难题,成为金标准。技术已获全国规范及二类注册证,相比传统方法显著提升准确性,并拓展至中毒救治、核酸质谱及ICP-MS等领域。未来建议通过基础研究转化,分步建立方法并探索一类备案,推动临床落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段朝晖教授精彩授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宝清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HCV抗原抗体检测在HCV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关玉娟教授在分享中首先介绍了广东地区丙肝的检测率及治疗率情况,提出了诊疗流程仍需进一步优化。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如HCV Duo)可30分钟内出结果,显著缩短窗口期,较单纯抗体检测提前22-23天发现感染,且对现症感染(尤其免疫受损、HIV合并感染患者)诊断更精准,其高特异性及与核酸检测的一致性使其成为高危人群筛查和分期诊疗的关键工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关玉娟教授精彩授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周迎春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分会场一:嘉宾致辞

分会场一的学术活动由广东省人民医院顾兵教授主持,在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世扬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帷幕。潘世扬教授感谢大会主委会的邀请,围绕交叉学科论坛的主旨内涵指出,检验学科需要多学科交叉发展,广东地区借助经济优势可以更好的发挥好引领作用,同时,可以将检验工作向临床服务进一步延伸,例如开设检验医师门诊或进一步做好临床沟通等。

广东省人民医院顾兵教授主持嘉宾致辞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世扬教授致辞

 

基于精准医学的脓毒症免疫疗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何清教授首先概述了脓毒血症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现状及其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严峻挑战,指出当前治疗策略的局限性以及内表型分型的必要性。脓毒血症与过度炎症和免疫抑制息息相关,当前的一些分型的方法,基于组学和临床大数据等的分析,对疾病的诊断预测、预后判断、治疗方案选择等具有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何清教授精彩授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波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肝素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

深圳市人民医院袁小澎教授指出感染性疾病是全球共同的挑战,用实验室检测指标协助解决临床诊疗问题,为疾病诊疗提供助力是检验学科立足之本。脓毒症并不仅应当关注病原微生物本身,同时还应当关注宿主的免疫应答状态,才能更科学全面的选择治疗方案。

深圳市人民医院袁小澎教授精彩授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卢卫国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精准定量的重要临床意义

美国Epitope Diagnostics首席科学家高平博士在报告中指出钙卫蛋白是炎症性肠病诊断和复发监测的重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同时介绍了钙卫蛋白精准定量检测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结合自动化设备或可以实现从样品采集到成本控制的全程优化。

美国Epitope Diagnostics首席科学家高平博士精彩授课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江冠民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P-选择素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

武汉亚心医院张真路教授介绍了从级联瀑布和细胞基础反应到先天免疫激活的协同融合模型的凝血相关学说,指出P-选择素是联系炎症与血栓的纽带,在血栓形成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亚心医院张真路教授精彩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胡慧灵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质谱技术赋能临床创新诊疗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李水军教授指出质谱技术在过去十年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临床诊断中,目前诸多临床实验室正在常规检测中使用质谱,以提高疾病筛查、治疗药物监测和诊断测试的灵敏度。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质谱技术为实验室节省成本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快速的检测结果。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李水军教授精彩授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义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长读长测序用于肿瘤结构变异检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邓昆教授介绍了长读长测序在基因结构变异检测中的优势,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技术前景,以及如何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处理和分析长读长测序数据,优化数据分析方法,进一步提升临床应用价值。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邓昆教授精彩授课

 

佛山市中医院苏荣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圆桌论坛(一)

论坛主题:精准突围、感染诊疗的技术革新与重症攻坚

论坛主持:广东省人民医院李广华教授

讨论专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世扬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何清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朱冰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代友超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彭亮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启欣教授、佛山大学医学部龚道元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李广华教授主持圆桌论坛(一)

 

圆桌论坛(一)专家讨论

 

圆桌论坛(二)

论坛主题:临“检”融合,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栓风险的评估及管理探讨

论坛主持: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双全教授

讨论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莫明树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周茂华教授、广东同江医院李辉腾教授、岳阳市中心医院周红霞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韦家冬教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双全教授主持圆桌论坛(二)

 

圆桌论坛(二)专家讨论

 

分会场二

嘉宾致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夏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检验新技术的日益发展,提高了疾病检测的时效性,提升了诊断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重塑了检验科的工作模式,改变疾病诊疗的格局和未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夏勇教授致辞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陈珣珣教授主持嘉宾致辞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新技术运用进展

上海市肺科医院余方友教授介绍了各种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分子药敏方法,并总结结核分枝杆菌在免疫学检测方法在潜伏感染与活动性感染方面取得的进展,组学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诊断具有一定意义,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数据的支撑。

上海市肺科医院余方友教授精彩授课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曹东林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慢性肝炎的临床诊断路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童永清教授以乙肝、丙肝为例,医学实验室根据标准、规范、诊疗指南、疾病进程,依托现有的平台,制定对应检测方案,更好地服务临床和患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童永清教授精彩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英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结核潜伏感染诊断创新突破与临床实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欧喜超教授介绍了新型结核感染检测新技术、结核感染检测技术应用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并引入新型生物标志物诊断结核感染,最后对结核感染检测技术进行应用展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欧喜超教授精彩授课

 

广州市胸科医院谭耀驹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呼吸道病原体分子诊断技术介绍及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彬教授介绍了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现状,概括了常用的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并以SAT技术为例介绍核酸检测技术在不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彬教授精彩授课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胡秀梅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临床医生角度看分枝杆菌病诊断技术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赖晓宇教授比较了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临床特点鉴别,总结了免疫学检测技术和病原学检测技术在分枝杆菌的检测技术,通过三个不同的病例讲述了影像与分子检测冲突、涂片与分子检测冲突、药敏结果不一致的冲突对临床误诊的警示。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赖晓宇教授精彩授课

 

广州市胸科医院朱家楼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病原学分子POCT在门急诊建设中的创新应用于实践价值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熊艳教授讲述检测新技术能够推动急诊体系规范化建设及智慧化管理,而病原学POCT的的检测能够提升病原体检测水平,实现感染性患者发现关口前移,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识别耐药基因突变类型、交叉耐药等情况。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熊艳教授精彩授课

 

广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张伟铮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圆桌论坛(一)

论坛主题:感染性疾病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论坛主持:深圳南山人民医院侯铁英教授

讨论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刘素玲教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路瑞静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严海燕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王修银教授、中山市人民医院王伟佳教授、金域医学集团李慧源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喻志强教授。

深圳南山人民医院侯铁英教授主持圆桌论坛(一)

 

圆桌论坛(一)专家讨论

 

圆桌论坛(二)

论坛主题:如何构建多学科融合下的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平台

论坛主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夏勇教授

讨论专家: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超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陈茶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肖刚教授、中山市人民医院王娟教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骆明勇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夏勇教授主持圆桌论坛(二)

 

圆桌论坛(二)专家讨论

 

分会场三

嘉宾致辞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韩锟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推动医学检验迈向精准化、高效化的新时代。智慧化管理不仅提升了检验效率与质量,更通过标准化流程与智能化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更强支撑。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确保质量安全、优化资源配置,仍需我们凝聚共识、探索实践。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韩锟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刘焕亮教授主持嘉宾致辞

 

凝血检验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山东艾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马文新教授以《凝血检测技术的协同创新与精准诊疗应用》为题作专题讲座,从凝血检测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目前凝血检测开展的问题和国外开展凝血检测项目的差距、凝血产品国产化高速发展等方面作深入汇报。

山东艾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马文新教授精彩授课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黄毅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细胞形态学检验在DRG/DIP付费新模式下的更高价值体现

海南人民医院黄涛教授在专题报告中从简便、快速、精准发现及提供诊断线索等方面阐述在DRG/DIP付费新模式下细胞形态学检验能体现临床优秀侦察兵的地位与价值,借助AI人工智能新技术辅助人工镜检助力细胞形态学检验更好服务临床。

海南人民医院黄涛教授精彩授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强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计量赋能智慧化管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高运华教授带来《计量赋能智慧化管理》专题报告,从实验室检验质量要求、计量在实验室结果互认的发展、数字化计量赋能实验室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高运华教授精彩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劳伟思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小分子化合物靶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及其机制探索

长沙市第一人民医院伍勇教授从目前细菌耐药发展迅速背景下,深入阐述小分子化合物靶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及其机制,提出以增殖表型为基础,筛选小分子化合物,研发小分子抗菌药物,为目前抗菌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长沙市第一人民医院伍勇教授精彩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韦婕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MDT助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及案例分享

清远市人民医院徐令清教授分享MDT助力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治案例,指出MDT通过多学科协作,能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疗提供全面、精准、个性化的方案,强调针对疑难复杂感染病例,MDT提供全面综合的诊断、整合多学科信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清远市人民医院徐令清教授精彩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英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您的底盘您做主——真正的TLA定制时代

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吴婉青深入介绍了自动化流水线的发展现状,在TLA定制时代,实验室对自动化流水线提出了更高要求,吴婉青总监从高通量、占地面积、全模块化轨道、用户体验以及技术升级等方面介绍了第4代超级流水线的优势和特点,为实验室高效率转运、保证TAT提供技术支持。

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吴婉青分享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向华教授主持点评该议题

 

圆桌论坛(一)

论坛主题:检验医学实验室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坛主持:广东省中医院黄宪章教授

讨论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赵可伟教授、南部战区总医院孙朝晖教授、汕头大学附属深圳妇儿医院(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周珍文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刘海英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邓小燕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顾大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林勇平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黄宪章教授主持圆桌论坛(一)

 

圆桌论坛(一)专家讨论

 

圆桌论坛(二)

论坛主题:2022新版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解读与实施经验分享

论坛主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曾方银教授

讨论专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晞教授、南部战区总医院陈建芸教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黄丽芳教授、梅州市人民医院郭学敏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利东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总院柯培锋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院区徐宁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曾方银教授主持圆桌论坛(二)

 

圆桌论坛(二)专家讨论

 

大会总结、闭幕式

大会议尾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万革教授衷心感谢所有专家、同仁及会务组的参与付出!大会紧扣“规范引领、创新驱动”主题,围绕检验医学前沿议题及临床核心地位跨越展开了深入研讨。希望同仁们带会议成果回归岗位,争做规范标杆与创新先锋。愿共创检验技术高质量发展的甘甜未来。本次年会暨大会圆满闭幕!期待明年再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万革教授做大会总结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晓红教授主持闭幕式

 

会议现场

 

 

供稿:350VIP浦京集团医学检验管理分会

审稿:段朝晖 田杰

编辑:李莎 钟逸飞

责编:李杨锋

 

 

 

了解更多会议资讯、报名及缴费

请关注协会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研究行业政策  规范行业行为

协调行业关系  维护行业权益

整合行业资源  提升行业价值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版权所有:350VIP浦京集团   粤ICP备18022781号 网站标识:4400000119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南路123号金汇大厦8楼802室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广州

版权所有:350VIP浦京集团   粤ICP备18022781号 网站标识:4400000119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南路123号金汇大厦8楼802室 技术支持:
中企动力  广州

XML 地图